• 2023-05-15
    1次奇思妙想,让这3个GTSIers,钻研起了水里“臭臭的东西”
    或许你闻过大雨之后“泥土的芬芳”吗?那混合了湿气和淡淡霉味的特殊气味,产生于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真菌散发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土臭素 (Geosmin)和2-甲基异莰醇(2-MIB)。这些嗅味物质即便以很低的浓度存在,也能带来明显气味。而当它们出现在饮用水和食物中,人们的感受就不会是“芬芳”而是“腥臭”,甚至可能引发恶心、反胃的不适感。最近,3位GTSIers围绕饮用水中的污染物2-MIB,开展了两项创新项目,并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2-MIB预测机制,及其处理工艺选择中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今天,我们和他们聊一聊,看看一杯香甜的没有土臭味的饮用水,经历了什么才能来到人们手中。臭臭的2-MIB国标设限0.000001mg/L2-甲基异莰醇(2-MIB)是地表水中蓝藻(蓝绿藻)和放线菌(细菌)的代谢产物,它们会在水中产生泥土发霉般的气味。这种气味不仅很难去除,过量饮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饮用水中2-MIB的含量最高不可超过10纳克/升。要满足如此严格的限制,不仅需要建立完备的水质监测、预测机制,也需要开发高效的2-MIB去除技术。GTSI的周建峰老师在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展的水处理项目中,对2-MIB从来源、监测到去除的全过程产生了兴趣。同时,他认为这一专业领域包含了许多可供学生参与的具有创新性的切入点,能让他们在现有知识和技能范围内,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并形成有意义的结论。于是,周建峰老师设计了两个项目主题,面向GTSI在读学生。主题之一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2-MIB在水体内的爆发,第二是运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评价两种主流2-MIB去除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学以致用3个GTSIers的跨学科钻研两个课题公开招募参与者,很快吸引到环境工程专业的王岑超,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李泊均。前者正在课堂上学习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参与项目能为她提供实际演练所学理论的宝贵机会;后者本科期间修读环境工程专业,来GTSI跨专业学习计算机科学主要是想学习更多技术知识和技能,寻找新的角度,更深入地处理环境问题。两位同学的想法和兴趣与周建峰老师一拍即合。项目很快步入正轨,目前都已取得初步进展。李泊均收集处理已有的水质数据,构建数据集,利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发现当样本数在200-300的区间内,模型准确率有明显飞升。但因2-MIB为非常规测试指标,往往只能提供30-50范围内的小样本。为此他又尝试使用多个不同的机器学习交叉训练,对数据集的构建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提高基于小样本的机器学习准确率,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水中的2-MIB浓度变化。王岑超结合深圳某水厂在2-MIB去除过程中的实际做法及真实样本数据,运用LCA研究工具开展项目,发现生物滤池去除法(Biological filter)总体上比活性炭吸附去除法(PAC)更环保,前者在酸化、全球变暖、水生态毒性、海洋生态毒性等9个环境污染指标下的影响均小于后者,而两者在LCA维度下的敏感性测试,也为2-MIB去除工艺中不同吸附材料的投加量设置提供了参考。“同学们与其说是work for me不如说是work with me,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取长补短”,周建峰老师说,“这可能也是GTSI相比其他高校的特点和优势,老师与同学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并没有很厚的‘壁’,大家有很多机会建立紧密合作,实现学科交叉,互相学习,互相促进。”Q&AQ:2-MIB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饮水中的物质吗?为什么我们平时察觉不到它的存在?王岑超:2-MIB在自然水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也会进入居民日常饮水用水的水库。我们把它称为嗅味物质,是因为它在水中的浓度只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就会闻到一股土臭味。我们之所以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因为新的国家标准的颁布,要求饮用水中2-MIB的浓度不得超过10ng/L。一旦超过这个限度,你可能就会闻到水中的异味。周建峰:1ng等于10^-9g。由此可见国标对于2-MIB的控制是很严格的,而且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也日益增高。所以,围绕2-MIB的监测和去除,人们研究了很多方法,同时,它也成为了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热点。李泊均:实际上,我们的项目初衷,也来自于水厂的真实需求。水样中的2-MIB需要送到专业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耗费大量人力与实践成本,同时结果的获得也有滞后性,因此对水厂当下的运作来说,一个针对2-MIB浓度的预测机制是有必要的。Q:你们的项目相比其他围绕2-MIB开展的项目,有哪些创新之处?李泊均:周老师指导我在做的项目,关注的可以说是2-MIB的“上游”问题,即如何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水体中2-MIB的爆发。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水体取样送检来作判断,但是水厂一般没有实验室,所以通过取样、送检、实验室传回结果得到的数值虽然精确,但是严重滞后。所以现阶段水厂没有办法做到对2-MIB的实时监控,我们就想到,能不能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已有的污染物样本实现预测,从而估算2-MIB浓度的变化,降低2-MIB监测的时间成本。王岑超:监测的2-MIB的浓度变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去除问题。这是周老师和我合作项目的关注点。目前水厂有两种主流的2-MIB去除方法,生物滤池法和PAC(活性炭)吸附法。人们对两种方法的评价通常采取成本效益维度,而我们通过引入生命周期评估的研究方式,新增了环境影响的评价维度。Q:项目推进过程中,哪些环节比较有挑战性?你们是如何应对的?李泊均:机器学习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项目初期的数据集构建,中期的代码编辑,对我来说都很有挑战性。首先,和机器学习通常使用的数据集不同,环境数据不仅不易得到,且本身往往是不规范的,需要预先做大量处理,才能构建出可用于训练的规范数据集。项目中所有洗数据,选数据,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的过程,都非常耗费时间,需要我们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然后就是写代码。为了尝试不同的机器学习训练模型,我阅读了大量文献,学写了之前没接触过的代码,试着去运行,发现有问题,再想办法改,直到它可以跑起来。整个过程中除了有周老师指导我如何做原理分析,如何梳理研究思路,我也请教了学院其他专业的老师。大家都很乐于帮忙,共同解决问题。王岑超:对我来说,项目难点包括两种2-MIB去除方法的系统边界确定过程,以及所需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首先,我们以深圳某水厂的实际做法为依据,通过细化生物滤池法和PAC吸附法的每个流程,不断调整确定两套去除系统的边界。通过和周老师的多次讨论,反复调试边界,直至系统边界契合水厂的实际生产流程。之后,我们从水厂那里获取了包括用水量、活性炭投放量等一部分真实数据。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水厂做不到将每项指标都统计下来,所以这些数据无法完全满足生命周期评估法的需要。为此,我又做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寻找相似的可替代的数据,弥补空缺。周建峰:两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与两位同学的关系不仅是指导/被指导,也是合作。大家针对项目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一起讨论完善,也会一起学习新的方法和技能。比如泊均同学在项目中用到了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机器学习方法,这并非我的专业范畴。所以这个项目为我们跨专业合作提供了契机,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持续学习,相互促进,再尝试合作更多有意思的课题。Q:两个项目现在都已取得初步结论,接下来还有什么延伸性的想法吗?李泊均:我们现在做到了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初步解决环境数据的小样本学习问题。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想将训练出准确度的模型,运用于2-MIB等各类污染物的预测,最终进一步往污染物的控制和优化上努力。虽然这些目标对现阶段的我来说可能还有难度,但我相信它们是有意义的,希望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王岑超:我们的项目发现生物滤池法带来的环境污染总体上比PAC吸附法少,同时也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了两种方法中材料的投加量即使只有微小的不同,也可能带来差异巨大的环境污染。所以下一步,我们考虑开发app,让水厂等有需要的机构能够直接输入数据,得出环境影响性的评估。这将帮助他们在2-MIB去除工艺上做更合理的选择和优化,减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 2023-05-10
    这门硬核课程,用6张海报回应可持续发展挑战
    围绕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基于海量真实数据花费3个月课程时间集合6个学习小组做出6个完整项目并且要在15分钟时间内用1张海报的体量让专业背景各不同的人看懂每个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践行这就是CSE6242Data and Visual Analytics 数据可视化分析在2023春季学期末交给所有同学的“终极挑战”GTSI忙碌的finalweek由此解锁了新成就6242的同学们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Poster SessionTips:Poster Session是国际专业大型学术会议中的海报展示环节,也是学在GTSI的一个特色体验。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既要向其他组展示和解说本组项目,也要聆听其他组的项目汇报并互相打分。点击这里,回看去年的Poster Session~本届CSE 6242 Poster Session,鼓励同学钻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课上共26位同学分6组,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设定课题项目,继而运用课程中学到的工具和技能分析真实数据,并以清晰易懂的图示呈现数据中潜藏的现象和规律。在同学们的Poster Presentation开始之前,CSE 6242任课老师刘萌萌博士邀请学界及业界的嘉宾共同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高校教学实践的关联。GTSI中方主任肖松山,前格莱珉银行中国董事会秘书李静,鹏城实验室赵莹萍博士,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高等教育行业总监刘东屏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助理教授卢中铭博士,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毛国柱教授,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田震教授,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毛照昉教授参与讨论,对高校如何凭借知识创造与传播的职责落实SDGs发表了各自的观点。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关联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全球挑战GTslers凭借现阶段知识及技能对不同的挑战做出回应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实现碳中和及碳达峰目标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目通过收集整理全国各省碳排放数据,以图表形式分析各省碳排放的时间及空间趋势、减排过程及实现减排目标时面临的挑战。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在碳强度(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负排放及工业进出口比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各省应注重根据自身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财政能力制定相应政策,在减排的同时维持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吗?本项目以此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分析2016-2022年间各国SDGs指数与《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幸福感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了SDGs对地区及个人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SDGs指数得分与阶梯量表下的幸福指数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与该国公民的主观幸福感相关。此外,本项目还发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定能转化为较高的SDG得分。其中,第12项目标(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在发达国家的完成率较低,在欠发达国家的完成率较高。总体上看,影响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依次为:经济发展,人口和健康,社会和环境,治理和安全,文化和教育。随着全球范围内女性不平等问题的日益显见,妇女权利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即便不平等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女性依然面临教育、安全、暴力威胁、就业机会不均等问题。本项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IMA),研究了不同地区女性的生存现状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发展中国家女性的政治参与度,与该国在国际决策上的影响力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全球战略,促进政治场域的性别平等提供了数据依据。ESG,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但许多现有的ESG评估体系,都存在评估标准和数据来源不一致的问题。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新的评估系统,能够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提供更加准确的ESG评分。项目运用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通过多个决策树的袋装和随机子集的训练,得到更为准确的ESG评估模型。基于这一新的评估体系,项目组开发了网站,方便用户直接输入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查询企业的ESG得分及其所在城市、“洗绿”情况(Greenwash),选择性披露情况等辅助信息,方便用户对该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全球饥饿是一个影响到数百万人的紧迫问题。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智能耕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优化农作物生产。然而,这项技术的有效利用需要具备能够准确分析大规模数据的模型。本项目建议运用潜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从大规模数据集中有效捕捉复杂且未观察到的农情模式。项目使用越南农田的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变分贝叶斯方法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利用数据作出推断和预测,帮助农产者结合环境情况优化生产计划,更好地实现精准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帮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供需关系,项目建立了一个综合各类就业信息的可视化数据平台,通过收集分析招聘市场上的公开数据,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洞察。项目以GTSI现有专业为基础,针对计算机科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数据科学三个专业,爬虫收集相关岗位和企业信息,并将最相关的求职信息可视化,直观呈现不同专业的对口岗位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及求职者在不同的城市的生活成本。用户还可查看某一岗位薪资如何跟随工作经验的增长发生变动(不总是上升的),以及在薪资之外,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生活平衡,甚至中年危机风险等多元维度下,某一岗位的综合吸引力。求职者,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一数据可视化平台,获得重要的参考信息,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 2023-05-04
    听TA说 | 许舒惠:一个环境青年的深圳求学日记
    2022年8月,许舒惠来到GTSI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利用赶due的间隙,走遍散步在这座城市每个角落的公园绿地,充分感受到潮湿且明媚的岭南风景,及其背后的井然有序和科学治理。这也让许舒惠重新认识了“传说中”的深圳,发现这座城市在追求时间与效率的同时,也有着烟火气与慢节奏。更重要的是,深圳注重科技赋能和智慧环保的城市名片,为像她一样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许多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参与建设的机会。“也许这里是最适合学习环境工程的城市之一”。在5月4日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来听环境青年许舒惠讲述她在深圳的求学故事。在片子末尾,她说期待在这座同样年轻的城市,探寻属于自己的更多可能性。而充沛的可能性,正是青年身上最值得宝贵的东西。
  • 2023-04-28
    4月| 佐治亚理工学院U.S. News最新排名出炉;我校受邀参加高校国际化人才建设高峰论坛;周建峰教授获“深圳青年五四奖章”
    4月关键词:荣誉、认证权威:认证与表彰佐治亚理工学院跻身2024全美最佳研究生工程学院TOP54月25日,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正式发布最新的2024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校排名(2024 Best Grad Schools Rankings)。在全美最佳研究生工程学院(Best Engineering School)榜单中,佐治亚理工学院位列第5,较去年排名提升2位。U.S. News & World Report 是致力于收集和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学术指标的权威机构,其对于美国高等教育院校与学术的独家排名体系,是赴美深造学生与学者的重要择校参考指标。我校周建峰教授入围2023年“深圳青年五四奖章”4月24日,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开展的2023年“深圳青年五四奖章”推选活动公布公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助理教授周建峰博士入围。我校王珂伦同学入围“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评选4月24日,“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推选活动结果公示,我校王珂伦同学入围“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活动:调研与交流我校受邀参加高校国际化人才建设高峰论坛并访问海南大学4月19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一行在中方主任肖松山博士的带领下参加第三届高校国际化人才建设高峰论坛,期间肖松山发表了《弘扬共同价值,培养全球胜任力》主题演讲,就新形势下国际人才交流培养的挑战与对策与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20日,我院一行前往海南大学访问,与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以及学校国际处进行了深入交流。我院受邀参加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九次会议4月26日,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九次会议在河北召开,学院中方主任肖松山博士出席会议,并作《新工科新校园新使命——坚持系统观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与来自多地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360余名参会嘉宾分享学院在推动高质量工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的理念与案例。高质量学术交流与行业研讨为增进学术探讨,扩展专业交流,GTSI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代表于本月先后参加2023美国化学学会(ACS)春季年会、第十六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及第七届全国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他们在会议中分享了自己在研究领域中的项目进展与最新成果,与各高校教授及学术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为未来的学术合作及学生交流铺设基础。报道:媒体聚焦这所理工院校的文创太会玩了!本月,我校发布2023年全新文创产品,文创主题定为Engineer the Next。文创伴随学生自作的原创曲目和学生参演的音乐MV一同上线,以新颖的说唱形式和快节奏的转场视频,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获央视频、华尔街日报、文旅中国、人民日报视频、腾讯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校园:官网更新GTSI新版官网上线GTSI新版中文网站(试运行)已于本月上线。新官网视觉设计全面升级,板块设置细分优化,功能模块便于使用。关于GTSI、招生资讯、人才培养、新闻中心、校园生活、校园建设等六大板块涵盖学院点线面,为外界提供了全面了解GTSI的窗口。中文官网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英文新主页也将于近日完成改版升级,敬请关注。教学:学子风采【学子风采】吕思雨:万物皆可数据,万难皆可分析本期【学子风采】邀请到MSA专业的吕思雨。2021年8月,吕思雨从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入读GTSI数据科学硕士项目。当年是该项目落地GTSI的第一年,融合了佐治亚理工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商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体系,力图跨学科培养学生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决策”的能力。 经过1年多的学习实践,数据科学的思维模式已经逐渐内化为吕思雨的方法论。在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她习得了对数据的敏感性,进而能够运用所学整合繁复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想获得的能力。活动:职业发展中心我校师生前往西门子进行企业参访4月20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师生一行走进西门子医疗磁共振公司,由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向同学们介绍了企业发展及目前的招聘计划。师生们参观了西门子研发中心,了解产品的研发进程,并体验产线和数字化工厂成果展。在研发专家讨论会上,企业专家现场为同学们解答相关的技术问题,并进行深度交流。活动:校园新动向全球实习选派开启,GTSI学子机遇无限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实习选派开始,为GTSIer提供了诸多机会。学院针对不同的实习项目开展了宣讲会,详细讲解选派机制。其中,由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发起的迪拜商业英才项目备受关注。与此同时,联合国下属的8个组织为有志于国际事务的年轻人提供了158个实习岗位,覆盖60多个国际和地区。此次实习选派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国际组织和参与全球事务的机会。通过国际实习项目,同学们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才华和能力展示,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轻松备考!GTSI开展期末关怀系列活动4月27日起,GTSI学子进入春季学期考试周。为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院每学期一度的“Finals Care, Finish Strong”期末关怀系列活动于4月20日如约启动。本次活动包括羽毛球、网球等运动活动,以及暖心能量补充、师生畅聊会、心理咨询服务等共九个子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多重选择,助力学生以轻松自信的心态应对考试。青春不散场,热血篮球赛精彩收官随着春季学期接近尾声,GTSI学子即将踏上不同的旅程,交换到海外校区、实习丰富履历、毕业参加工作、持续深造……为此,篮球社于4月16日组织了一场告别全明星篮球赛,为同学们送别这个充满回忆和感情的学期。在这场比赛中,同学们充满青春活力,为每一个得分拼尽全力。比赛场下,同学们更是团结友爱,互相签名留念,期待下次重聚。FairSpaceForAll,自习体验再升级为了缓解图书馆自习区座位紧张、个人物品过度占用公共空间等现象,在与师生共同探讨后,学院近期发起“FairSpaceForAll”的倡议。该倡议旨在进一步提升自习区的学习体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便捷的学习环境。学院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改进措施,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学习体验。Move-out Donation以捐代弃,助力物品再利用随着学期接近尾声,学院于4月下旬启动了春季学期的Move-out Donation,为即将退宿的同学们提供了处理毕业季闲置物品的另一种方式——以捐代弃。不仅为新生们的住宿生活起步提供了方便,还避免了搬家带来的大量物品浪费。对于参与活动的师生来说,Move-out Donation既有环保的价值,也是学校社区意识的体现。捐赠者在做出有益的环保行动的同时,还能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提供实际的帮助。
  • 2023-04-26
    GTSIers的暑期实习面经(已拿offer附攻略)
    春季学期进入Final WeekGTSIers在努力备考之余也积极寻找着暑期实习机会我们和3位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聊了聊↓他们从何处获取招聘信息 如何为面试做准备 过程中有什么“独门秘籍”求职干货,一网打尽暑期实习面经分享01.怎么找到实习机会?1.关注目标企业公众号2.加入行业社群,信息共享3.关注学校就业服务信息02.面试前怎么准备?1.对简历滚瓜烂熟2.用ChatGPT模拟面试问题3.确保专业技能过硬4.看面经,背“八股”5.针对岗位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03.被问陌生问题怎么办?1.不要慌乱,保持镇定2.主动要求思考时间3.提前设计回答问题的“万能公式”04.加个油,打个气1.尽量乐观,避免焦虑2.相信自己*33.祝福好运不论是实习还是秋招祝福所有GTSIers都能抓住机会找到满意的去向也欢迎大家继续分享更多岗位面经一起努力,不再焦虑💪
  • 2023-04-21
    世界地球日 | 6个关于GTSI sustainability的小故事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家园,践行可持续发展。我们走进了GTSI内部, 向Ta们提出了6个问题: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GTSI一直在行动。从过去到未来,我们都将以工程技术与创新为驱动,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GTSI智慧。
  • 2023-03-31
    3月|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福州大学等单位参访GTSI;我校赴东南亚各高校访问交流;董航教授参与发表Science子刊文章
    3月关键词:开放、合作、绿色生态 教学:走近环境人董航教授参与发表Science子刊文章:高容量空气碳捕集技术本月,GTSI董航老师在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以联合作者身份发表了题为“Direct air capture (DAC) and sequestration of CO2: Dramatic effect of coordinated Cu(II) onto a chelating weak base ion exchanger”的论文。 文中报道了一种高容量空气CO2捕集材料,该材料既可以在不到90°C的温度下再生,也可以使用海水作为再生剂,将CO2转化为无害、化学稳定的碳酸氢盐进行封存。双模式再生提高了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并提供了利用海洋资源进行CO2捕集和封存的新技术途径。 该文章得到凤凰网科技、DoNews、Zaker新闻等科技类媒体报道。报道:媒体聚焦《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教授刘萌萌、学子丁若萌3月8日,我校教授刘萌萌、学子丁若萌获《中国青年报》独家栏目《青年眼》报道,在名为《在这所学校,我们聆听“她们的声音”》主题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她们在工科领域学习、工作的感受和经历,并给出“女性居少数似乎仍是理工院校的特色,但也是值得打破的‘惯例’”的点评。https://www.gtsi.edu.cn/newsreport/3818活动:国际交流GTSI赴东南亚地区高校进行访问交流3月13日至3月16日,GTSI代表团前往泰国曼谷,分别与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理工学院进行业务交流。 在与朱拉隆功大学融合创新学院执行副院长Dr. Pietro Borsano的交流中,双方就未来短期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期待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亚洲理工学院校长Dr. Kazuo Yamamoto,国际处主任Shawn Patrick Kelly,国际处协理段老师接待了GTSI访问团一行,双方就两校办学现状和未来规划进行了交流,并期望推动未来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领域的相关合作。福州大学调研组参访2月底,福州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林少骏一行到访参观我院,与学院领导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就培养模式和招生等相关事宜进行深度探讨。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一行访问GTSI,探讨国际化合作前景3月17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常务秘书长李丹一行来访GTSI,就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了探讨。 双方表示,作为致力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机构,GTSI和基金会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将共同探索更多领域合作的可能,为深圳市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活力。Open House for Alumni--校友同聚,共话未来3月18日,GTSI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各路校友齐聚校园,共同参加“Open House for Alumni”活动。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校友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想法,并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活动为广大校友提供了解学院最新发展情况的机会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活动:职业发展【企业参访】腾讯站3月21日,GTSI师生一行拜访了腾讯滨海大厦。团队参观了企业展厅,聆听了腾讯集团HR的分享讲座,其重点介绍了春季校园招聘的岗位和2024年实习生招聘项目。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毕业校友也分享了关于产品经理的培养项目,同学们表示此次参访收获颇丰。深圳高科技产业2023年春季大学校园招聘会举办3月25日,GTSI师生一行参加了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举办的深圳高科技产业2023年春季大学校园招聘会。据悉,此次招聘会对接约310家高科技优质企事业单位,提供超10000个优质岗位。活动:深圳高校圈GTSI学子晋级深圳市大学生歌手大奖赛半决赛3月11日晚间,深圳市大学生歌手大奖赛半决赛(深圳大学赛区)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演会中心精彩落幕。我校学子余沐钒、高子玉作为晋级选手参赛。 原创歌手余沐钒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收到很多积极反馈,非常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能够在真实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活动:招生进行中校园开放日+各地见面会3月,GTSI招生代表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3所城市25所高校,与各地各校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线下交流,反响热烈。3月25日,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超四十名学生及家长相聚GTSI,参与本月校园开放日。访客们在学生助理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创客空间、Wellness Empowerment Center、图书馆、学习空间、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空间,对校园教学和生活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在校友分享环节,来自ECE和CS专业的三位在读生,分别从升学、就业、学习体验角度为在坐家长和同学进行了分享;在教授分享环节,CS专业刘萌萌教授和MSA专业徐磊教授分别就各专业办学情况、在读生学生画像进行了详细介绍。活动:校园新动向展现女性创意和自我表达--GTSI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GTSI于3月8日在校园内举行了Balloon Art气球花工坊。该活动为女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创意和自我表达的平台,同时吸引了不少男同学加入其中。同学们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气球制作了各种独特的花朵,不仅锻炼了手工制作的创意技能,还体验到了环保、经济、持久且有趣的制作工艺。 同时,学院还推出了“取一还一”女性互助盒设置,通过互助和回报的方式,传递关爱和支持的理念。学生自主管理的花园——Infinite Garden成立学生社团Go Green发起的绿意角——Infinite Garden于3月13日成功举办。认领者负责管理自己的植物,增加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植物将不断延续,见证校园的成长和学生的生活。同时,除了花草,还种植了一些果蔬类植物,让同学们了解可持续生活的意义。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许多同学对绿色环保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Infinite Garden还将探索堆肥生产肥料,致力于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