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最热之年”?GTSI工业设计同学发挥创意找答案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气候状况》监测报告中表示,地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9月,2023年或将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气候系统变暖呈加速演进态势,人类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如何维持正常生产生活?这已成为当代设计师与工程师最值得关注的议题之一。
11月29日,GTSI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以“全球变暖与极端高温”为题,展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来自深圳各高校的设计专业老师及设计业界创业者、从业者受邀参加本次主题展示活动,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
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Roger Ball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并致欢迎辞。他说,“2023年夏天我们共同见证了极端高温带来的威胁,显然全球变暖这一严峻问题已经到了我们无法忽视的地步。如果今年夏天就是人类所能享有的最‘凉爽’的夏日呢?工业设计师能够做些什么,保护人们不受致命高温的危害?”
以此为题,2023年秋季入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们结合现实需求、调研数据,发挥设计创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遮阴、光感、可穿戴?GTSIers的创意“避暑”方案
冯悦洋同学带来创新遮阳方案CloudCover Pro,以LTA(Lighter Than Air,即“轻于空气”)科技打造太阳能供电的巨大飞艇,制造出人工“云朵”的效果,为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的人们提供灵活遮挡。此外,“云朵”还可根据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自动调整位置。
“这是我从教育界转行后第一次尝试设计”,冯悦洋说,“在我的构想中,未来人们可以通过app下单租赁CloudCover Pro,选择不同大小的LTA遮挡,适配不同户外遮挡需求。”其方案的创意性及可行性令现场观众印象深刻。
许明惠同学曾是RoboMaster(机甲大师系列赛)的青年工程师,带着对健康医疗设计的兴趣,她选择以深圳建筑工人为用户,设计了FeilianFlow劳保降温背心。调研阶段,她前往工地观察、采访了建筑工人在38℃高温下施工的真实情境。随后,借鉴灌溉系统的水雾喷洒机制,她以内置风扇和蜂巢式的结构设计,为人体最易感到炎热的部位降温。
张玥泽同学的设计方案Starshade,兼具遮阳、水雾降温、太阳能储电/充电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关注极端高温下的避暑难题,也抓住了户外消费不断增长的市场机会。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本硕学位后,张玥泽希望在GTSI工业设计专业获得更全面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目前他已经与人合伙设立公司,以所学试水创业。
此外,从建筑设计转行工业设计的吕嘉昊同学,以占据中国总人口近1%的外卖员群体为用户,设计了CoolCraft智能降温头盔;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的厉新卓同学,带来了可自动调整角度的遮阳伞Eclipse,并以模型现场演示遮挡效果;毕业于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朱晨祎同学则从宠主视角出发,关注到极端高温下的宠物中暑问题,设计了户外解暑推车Chill Buddy。
到场嘉宾就每个设计方案的灵感来源、市场基础和生产可行性提出问题,为同学们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更多可探索的空间。
GTSI工业设计硕士项目注重人与科学的衔接。面对全球变暖与极端高温的现实议题,拥有不同学科背景或实践经历的同学们,在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第一学期,尝试以工业设计师的身份传达想法,回应挑战。期待他们能以此为起点,持续应用设计思维和商业模式开发能力,洞察身边环境与人群,给出更多兼具实用性、创意性与美感的设计方案。
最新动态
- 2024-11-05
- 2024-10-25
- 2024-10-23
- 2024-08-30
- 2024-08-29
-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