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科毕业的我在GTSI读工科:压力80分,努力100分
席艺文
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转工科难度系数:50/100
从我本科学习的交叉性学科转向纯工科,在我看来是一个知识层面由宽变窄的过程。工科的学科知识要求更专业,所以像刚开始学习ECE课程的时候,我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先学习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不同的专业术语,还要自学一些入门课程。
所以在大三那年,我专心学了一年的C++,为编程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也复习了本科阶段学习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等等。此外,我还读了一些ECE领域的教材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
刚拿到Offer的时候我是不信的
转工科读研我选择了GTSI,是因为佐治亚理工的ECE硕士项目在全美排名很高,同时这里也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学术环境。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方式也能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还记得成功拿到GTSI Offer的时候,刚开始我是不信的。但之后就更多是开心和满足。这不仅意味着我付出的努力和准备都有回报了,也意味着我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了。
80分的压力,100分的努力
在GTSI的学习压力我打80分吧。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和课程的难度,需要你不断地学习和复习。此外,做项目和一些实践性的工作也会给我带来一些时间分配上的压力。
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时间和任务的优先级;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学习和工作;注意休息和放松,比如和朋友约约饭,逛逛街来化解压力。
能力提升之后,方向也明确了
转工科对我下一步规划的影响还挺大的。由于我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存在较大差异,我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大量新知识和技能,这让我的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领域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我对某些领域有更浓厚的兴趣,也更擅长,所以之后就业的方向就更明确了。
如果你正考虑从文商科转工科,我的建议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敢想敢做。同时,还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强自学能力。在工科专业的学习中,自学非常重要。
另外,你也要多加思考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积累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与同学、老师以及业界人士的交流和合作,参与实践项目和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和人脉资源。
余先刚
电子商务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转工科难度系数:70/100
如果我目前的状态可以被定义为“转码成功”的话,那我觉得商科转工科并不难,但要学的东西毕竟太多了:DS、OS、Computer Network、Database,一门编程语言及各种框架,还要在Leetcode上刷够题目。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0基础,那转码的准备周期可能会非常长,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能成功的,因为普通的开发工作真的不需要有多高的智商。当知识储备满足要求后,就看熟练度了。“八股”可以背,LC刷多了能掌握做题规律,项目做了一两个基本上就能coding。
备考路上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学习能力
我本科学习的电子商务,是计算机和管理学交叉的一个专业,所以在大学阶段,我就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比如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Java、Python。
那个时候,我本着拿到高GPA的目标,好好学习了这些课程,奠定了一部分理论基础。我也参加了学校的IT社团,受到学长学姐的指导,在两年期间学习了网页设计语言HTML、CSS和Javascript。
为了能完整做完一个项目,我还自学了很多后端方面的东西,大大小小地做了很多的网站。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自己“面向CSDN编程”的自学习能力。
另外,在决定跨专业考研前,我跟着B站做了一个网站的项目(这个项目在复试的时候刚好有老师问到),同时考了雅思。所以在整个备考期间,我的重心基本在数学和专业课上。
跨专业考研上岸那天,我凌晨3点才睡
考研那年,我的一志愿是中科大软件学院。还记得分数出来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总分比中科大前一年的复试线高出60多分。不巧的是当年中科大复试分数线暴涨,我以2分之差错过,此后就进入了调剂阶段,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我发现很多学校不允许跨专业调剂,好在GTSI给了我机会,让我最终平安落地。录取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我向宿舍窗外大喊了三声“我上岸了!”。当天晚上凌晨3点才睡,记忆犹新。
来到GTSI之后,我发现这里真的太值得了,不仅学习氛围浓厚,学校提供的发展方向也非常多。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同学和厉害的大佬常伴身边,通过他们,我总是能学到很多东西,一直在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选课注意难易结合,及时调整策略
GTSI的值得,也意味着比较大的学习压力。这里的课程都来自佐治亚理工本部,有些会非常难,含”码”量很高。部分课程不仅有homework、coding project, 还要应付两次考试,算下来一门课的workload顶得上国内3、4门了。
所以在GTSI,如果你一学期选了三门课,就会很吃力,四门课就会很难受。熬夜准备考试也是常有的事,口说无凭,考试前一周坐满的图书馆是铁证。好的是,GTSI的同学都很不错,大家会互相帮助,不懂的可以问彼此,所以即使选了很难的课也能学下来。
此外GTSI的选课机制和佐治亚理工本部同步。已选的课程可以在初期drop掉,中期之前也能withdraw比较难或吃力的课程,这有助于同学及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计划。
总的来说,GTSI的压力虽然大,但我通过在学校健身房运动,或是和朋友聚会,一起吐槽,也能得到压力的释放。另外我的经验是在选课的时候注意难易结合,这样就不会太吃力了。
潜心下来做好一件事,会有不错的结果
如果有同学此刻在考虑转码,我的建议是,学好你本科专业里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这会让你在转码的时候多一些底气。
此外,我也建议大家多从B站上学着做一两个项目,比如”谷粒商城”。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项目“烂大街”,但是我觉得它所涉及到的框架、技术点是非常多的,如果能把其中的每一个点都弄懂,coding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当然,转码初期有人带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得到学长、学姐还有身边同学的指点是再好不过的,能少走很多弯路。最起码当你遇到bug的时候,他们会帮助你;当你学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他们会建议你下一步还可以再学点什么。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潜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情,如此坚持,自然会有不错的结果。
文商科转工科
和人生中所有巨大转变一样
总有难度,甚至不被看好
但只要做好准备且投入其中
开启“hard”模式取得的胜利
也格外值得尊敬
最新动态
- 2024-11-05
- 2024-10-25
- 2024-10-23
- 2024-08-30
- 2024-08-29
- 2024-07-31